首先讓我們考慮一下我們可用的各種投資選擇。在一種極端情況下,我們有被動指數基金,這些基金收費低廉,追蹤標準普爾500指數和 MSCI World 等指數的表現。
在另一個極端,您可以投資主動型基金,選擇個股的目的是超越其基準(通常是最合適的指數,例如如果在全球範圍內選擇股票,則選擇 MSCI 世界指數)。這些費用較高,業績波動較大。事實上,絕大多數時候,87.98%(資料來源:S&P Global,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這些基金的表現均低於各自的基準。
因子投資介於兩者之間,但我聽到你問什麼是因子……嗯,因子是一種特徵,可以幫助解釋為什麼某些證券組在風險和回報方面可能表現出同樣的表現。
以下是因素的範例;價值(對於被低估的公司)、規模(市值較小的公司)和品質(盈利能力強、盈利穩定等的公司)。
學術研究(尤其是 Fama-French)表明,這些特徵可以解釋隨著時間的推移股票表現的顯著變化。人們可以利用因素來尋求更好的風險調整回報,而不是簡單地遵循指數或試圖親自挑選股票。
我們發現類比通常很有幫助,所以讓我們想像一下我們正在購買一輛車…。
被動的方法是購買標準模型,這將具有成本效益並讓我們從 A 點到達 B 點。
積極的方法是對汽車進行大量改裝,並更換大部分零件。雖然我們可能會得到一輛更快的汽車,但它可能會更危險,或者我們可能會嚴重影響可靠性和長期耐用性。
基於因子的方法是添加一些關鍵的升級,這將最大程度地改善汽車。我們可以投資更好的輪胎、燃油和煞車,以提高我們的行駛里程和安全性,而不犧牲可靠性。